導語:我國一般是把35攝氏度以上的氣候區分為高溫氣候。高溫天同其他氣候預警相同具有專屬的高溫預警信號。那么,氣溫預警色彩等級怎樣區分呢?究竟高溫預警分幾個等級呢?以下是小編關于高溫預警信號的介紹。
高溫預警信號分為三級,別離以黃色、橙色、赤色表明。其間,高溫黃色預警信號的規范是:接連三天日最高氣溫在35℃以上;高溫橙色預警信號的規范是:24小時內最高氣溫升至37℃以上;高溫赤色預警信號的規范是:24小時內最高氣溫升至40℃以上。
氣候學上把表明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稱為空氣溫度,簡稱氣溫。國際上規范氣溫衡量單位是攝氏度(℃)。氣候預報中所說的氣溫,是在觀測場中離地上1.5米高的百葉箱中的溫度表上測得的,因為溫度表堅持了杰出的通風性并避免了陽光直接照耀,因此具有較好的代表性。氣溫的差異是形成自然景觀和咱們生存環境差異的主要因素之一,與咱們的日子聯系十分親近。
最高氣溫是一日內氣溫的最高值,一般呈現在14-15時,最低氣溫一般呈現在日出前后。
地上氣候觀測的氣溫項目及其單位:守時氣溫,日最高、日最低氣溫。配有溫度計的氣候站應作氣溫的接連記載。以攝氏度(℃)為單位,取一位小數。
(1)我國極點最高氣溫的當地是在新疆的吐魯番盆地,新我國建立前吐魯番曾創下了47.8℃的全國紀錄。今后,在1953年和1956年這兩年的7月24日,都呈現過47.6℃的高溫,1975年7月13日的吐魯番民航機場還曾觀測到現在我國的極點最高氣溫——49.6℃。
(2)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的免渡河在1922年1月16日曾觀測到-50.1℃的溫度。是新我國建立前氣溫紀錄中的最低值。新我國建立后,新疆北部的富蘊氣候站在1960年1月20日以-50.7℃的低溫初次打破了免渡河的紀錄,接著1月21日又以-51.5℃再創全國新紀錄。我國最北的氣候站——黑龍江省漠河氣候站,1968年12月27日清晨測得了氣溫-50.9℃。在1969年2月13日漠河總算誕生了我國現有氣候資猜中的極點最低氣溫紀錄——-52.3℃。